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規則,身心症狀總好不了?從解傷的角度出發,看見不同層次的治療


作者:吳文誠

為什麼會特別強調,解傷療程是一個不同層次的治療,因為除非我們看見,自己其實都在不同層次,被看不見的傷影響著,否則我們治療永遠都只會在原地打轉。

而很多潛在受的傷,會影響我們行為模式、如何回應環境的,甚至不是實體的傷。

我要你回憶看看人生第一次被拒絕,孤立無緣,不被接納,不被愛的感受。

或是長期在一個慢性壓力,總感覺你必須完成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但其實看不到希望,窒息的感受。(最通俗的應該是現在想買房的年輕人..包含我)

有些時候這些情緒只是片刻的東西,可以很順暢的流過去,不會對我們未來的行為模式造成影響。

但有些時候,這些情緒體驗選擇性的被我們的邊緣系統捕捉,送往了內側顳葉海腦迴、意識的深處,或成為特定肌肉的本體覺,徹底的改變了我們身體/大腦如何詮釋信號、體驗的方式。

我們能意識到,思考的,只是神經系統詮釋出來的結果。突觸間訊號的傳遞如何選擇,是一件很生理性的事情。

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神奇的機器,儘管已經受到特定的創傷,但我們的身體會以它預設的路徑消化代謝掉這些傷害。所以表面上,我們仍然能正常的生活、工作、戀愛。

但我們生活、工作、戀愛,處理任何事情的模式,就是已經被這些傷限制的模式。

被傷限制的模式

被傷限制的模式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沒辦法再以更有彈性的方式去回應環境。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某些特定情境反覆出現時,第一個回應直覺總是想逃、焦慮、生氣沮喪、自我責備,嚴重一點就是會胸悶心悸、無法集中注意力、難以入睡、腸胃絞痛、月經遲到等生理性的症狀出現。

偶爾想逃不是問題,偶爾覺得胸悶心悸也不是問題,但如果總是陷入某一個固著的回應模式,而沒能找到前端,影響我們身體如何回應,實質被儲存起來的傷,那我們永遠都只能追著症狀跑,很難真的徹底的變好。

為什麼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那麼難好?因為這些身心相關的疾病,都和我們身體選擇如何回應環境有關。而會影響這個結果的不僅僅是情緒體驗,特定營養素的缺乏、經絡功能、筋膜張力,也都會影響我們適應的彈性。如何盡最大可能維持一個有彈性的狀態,是一個一輩子的功課。

也因此,解傷療程要嘗試做的,就是從不同層次,去接近這些身心共病的疾患,給予患者最大的支持。

解傷療程的層次

包含:

脈診Dry needling技術:找到潛藏在特定肌肉如二腹肌、肱二頭肌、股四頭肌裡未解的舊傷,恢復經絡與筋膜功能性。

頭皮針:對應特定腦區的刺激方式,讓釋放記憶的創傷成為可能。

耳針:對耳朵特定區域的刺激可以改變神經 / 內分泌系統的濃度。

水藥修復:在針灸當下有感,破壞傷的結構,釋放一些症狀後,在治療黃金期送符合體質偏性的修復物質進去,達到完整的治療。

這是解傷療程背後更深的一層意義,不只是治療,而是希望能變成更好的人。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事。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醫師學經歷、進修紀錄

 
作者:吳文誠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桃園醫院見習醫師

北市聯和平醫院實習醫師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頸腰椎超微針刀減壓


作者:吳文誠


(資料來自2021年TMSA 林俊言中醫師工作坊)。




個人延伸解讀此研究,有影像學的異常,包含骨刺、各種椎間盤突出滑脫與壓迫,不代表和患者的下肢症狀有關,也無法證實手術的必要性。吳氏解傷針灸、針刀等保守療法做為手術前端的治療選擇有其必要性。


什麼是「超微針刀療法」?


小針刀是將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針」,和現代醫學的手術「刀」, 結合為一體的新醫療工具。融合二者的特色和原理,用類似針灸的不銹鋼針,再把針尖改為0.8mm的刀刃,插入穴道內或骨骼肌肉間,剝開軟組織黏連病變和鬆解肌肉,一次只要一針,歷時約20秒即可完成。對於一般常見的腱鞘炎、神經痛,如媽媽手、板機指、網球肘、五十肩等或療效不彰之頑固性疼痛、久年痠痛皆有特殊療效。

小針刀與其他療法優勢


類似相關嚴重酸麻脹痛症狀,西醫科別之收費。

復健科PRP自體血小板:兩針三萬,不保證效果

椎間盤退化:一節二十萬,不保證效果


各式嚴重酸麻脹痛患者,應在手術前,以針刀療程做為事前保守治療之最後一步。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短影音|患者見證


作者:吳文誠



 「各式酸麻脹痛當下緩解」實例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解傷療程實例:從任脈舊傷看腸胃嘔氣、反胃的治療

作者:吳文誠




今天下午一個病人的治療案例很有趣,案例是29歲的年輕女性。減重同時主訴飯後會有明顯的嘔氣感。前幾次搭配腹部乾針治療主要以針對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為主,每次治療都能引起明顯的Local twitch Response與痠脹感(但同一條肌肉的治療也不是一次就能把全部的舊傷內傷taut band都針掉,所以前幾次都是在反覆治療相同肌肉)。反而是針刺和嘔氣症狀最相關的任脈關鍵穴位鳩尾、巨闕、上脘、中脘時沒什麼特別的得氣反應。

患者主訴前幾次回去只要有搭配針灸,嘔氣與進食後脹感的發作頻率和強度都會顯著減緩。原本嚴重時,吃飽飯後的悶脹與噁氣感會整天都不舒服,持續到睡前,近幾週症狀大概都能控制在只有飯後半小時會不舒服。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生活雜談:形象照拍攝

 
作者:吳文誠

為了迎接屆下來工作的變動和媒體的邀稿,已經工作快滿三年的我現在才第一次拍比較正式的形象照。一方面想起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方面卻也清楚的感覺到,比起一兩年前的我,現在的我因為成功治療經驗的累積,拍起來更有沈穩的氣質,這是剛畢業的我所沒有的感覺。也因此這四張形象照我個人都非常喜歡!不知道對親愛的患者來說,你們比較喜歡哪一張呢?

也期許自己能在專業的道路上更精進,能夠持續地幫身邊朋友和喜歡的人看病!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吳氏解傷針灸療程 當下有感

 
作者:吳文誠





治療大綱


每次治療,其實我們都是在治療症狀前端的舊傷、內傷。

為什麼人會有舊傷?

因為人的生活本來就會也代謝壓力,超過我們能調節的空間時就會受傷。但人為了維持生活的功能性,往往不會立刻就出現症狀,而是會先把傷儲存在一些張力最大或最低、特定的地方,不管是對應肺經的肱二頭肌、或是脾經的股四頭肌、任脈的二腹肌、膽經的顳顎關節,直到所有的代償、抑制、牽涉鏈條都耗盡為止。

所以整個治療的過程 就是解舊傷,降低症狀前端受傷的分數、恢復全身功能與調節空間的過程。

關於身體是如何儲傷的路徑,可以從三大面向理解評估,分別是肌筋膜張力、神經穩定性、氣血。

治療目標


解傷:將身體舊傷的整體分數穩定降低,不只是壓到60分以下,而是治療的越完整,症狀越不容易復發。
復能:以養氣血的方式,讓身體調節空間不只是超過60分,而能穩定在80分以上的狀態。


關於舊傷/生理的建模













為何針灸可以解開這些傷?怎麼樣的水藥能更好的修復?這些更深刻的問題會在看診過程中,根據您的症狀不同而有更深一步的探索。



解傷療程的基本治療架構




治療公理:任何症狀出現前,必定伴隨經絡功能的舊傷;而任何內傷科症狀的治療,本質都是治療症狀前端的內臟器官或是經絡筋膜舊傷。

解傷針灸當下止痛、緩解症狀:作用在破壞傷的結構,打通路徑。在打通路徑的同時,也會有微小創傷,為身體的修復、重建創造空間。

補充說明:身體的內臟都透過筋膜系統掛在骨架上,任何影響附著在內臟筋膜系統張力的傷,都對應的影響內臟功能,反之亦然,內臟功能的不足或偏性也會在筋膜、肌肉上有所體現。所以治療上常結合然後結合乾針的治療概念,打通路徑。

但值得注意的是,像這樣肌肉的trigger point或團塊,並非身體唯一儲存傷的形式或是能治療的形式,其他如頭皮針陽性點、胚胎對應耳穴點的治療,也都能透過神經系統調節啟動相關路徑解傷。也可能會在治療這些全息對影點後,受傷的肌肉才有能力以Local twitch回應針的治療。

          傷的結構示意圖,資料來源


水藥修復:在針灸後提供修復相關所需營養物質,須注意並非盲目使用補藥,而是補充的藥材需兼顧身體病性平衡,才能達到真正的修復,並且在針灸後以水要養傷,會有最佳的時間性。如果是客制化的水藥而非即飲包,則會有更多藥材空間可以兼顧到和長期修復有關的面向,如身體對藥材的消化吸收、睡眠,重建健康功能的路徑。



療程:只要是診斷和症狀有關的病變經脈,無論貢獻比例大小,都需要解開才能讓身體真正修復。如若肩膀旋轉肩臂肌肉的旋轉肌袖與肱二頭肌、肺經未解開,此病變的肌肉或拉住肋骨,限制胸廓,而導致腸胃系統、恥骨聯合被牽扯,而無法復原完整的功能性。這是我們在解傷復能的過程,需要一整個療程來治療調整的原因。


症狀與身體舊傷是總分制的概念




1. 症狀只是身體受傷的一種表現

2. 調理的正確意涵就是在症狀消失,但仍容易反覆覆發時,再處理前端貢獻因素一段時間。

3. 傷累積一段時間後,會從調節能力最弱、空間最小的地方出現症狀。無論是以甲狀腺、掉髮、或是疲勞、腸躁的任何症狀。

4. 人受傷的時候,往往是沒有辦法自我療癒的。除非有一個外來的訊號,改變體內原本的調節模式(重設或補充特定營養素)

吳氏解傷針灸療程特色


✅ 直指三大面向病因,治療症狀同時修復身體的代謝壓力、經絡舊傷

✅ 當下有感,治療有效程度當下可以部分證實

✅ 針內整合,不只解症狀背後的傷,更促進經絡修復


當下有感之後,要多久才能根治?


若有幸能夠在針灸當下就讓患者感覺到改善,說明這個症狀就是可以被治療敲動的。至於在拔針之後,能夠維持相關症狀多久不復發,除了針灸治療次數以外,也需要依賴藥物去調整身體的氣血、修復舊傷。若身體有過於明顯的體質偏性,如氣血兩虛、過剩,或有氣鬱的體質,也會導致任何身體不適很容易被誘發。這個時候就需要醫師把脈細細調理五臟六腑各臟的氣血虛實偏性,才能達到長期養護,甚至根治的效果。

如果我們把人看做是一個總分制,回應環境的整體,當身體狀態低於60分的時候,就說明身體相對在一個調節能力低下的狀態,容易因為環境變化而出現症狀。透過不同治療手法,在肌筋膜張力、神經穩定性、氣血盈虧三個向度分別進行治療,就能很快的讓身體恢復應有的調節能力,而不再深受相關症狀所苦。

簡單來說,在當下有感之後,如果想要好的更完全、不復發,就要往傷源解代償,才能讓身體考試總是一百分。


解傷療程延伸文章


吳氏解傷針灸和疑難雜症的相遇:漸凍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針灸解傷,內科症狀當下有感實例紀錄

 
作者:吳文誠



更新中..


案例22:針灸治療慢性攝護腺炎案例

案例23:多囊週期規律、減重成功案例

案例24:113.06.21 47歲女,因過敏鼻神經切除手術後晨起,頭暈倦怠感約三個月,針心肺經絡穴4次,當天均頭暈感減,但回家睡起來又開始暈。第5次多針頸部迷走神經出口後,當下、走出診所後感覺腸胃開始明顯排氣,隔天晨起原頭暈疲倦感全消,療效明顯維持中。後續針灸治療服用消炎止痛藥NSAID造成之腎臟痛,也針灸後就無再發作(百142)
 
案例25:113.06.24 43歲女,備孕媽媽,脹氣上次針灸服藥後完全改善,但就診當下有胃酸逆流之不適感,稍胸悶。先針耳朵、頭皮、右手改善有限,後針左手手針後,患者回饋立即有胃酸分泌停止感,約五成,後續針左手加大劑量,當下改善八成收尾。(聖3248)

案例26:113.06.24 42歲女,感冒頭痛,肱二頭肌肺經處乾針後當下頭痛消失,人變清醒(百572)

案例27:113.06.25 40歲女,近兩個月開始出現胸腔壓迫感,有心臟被捏著感,呼吸不順,胸悶,伴隨講話會喘,嚴重時會喘不過氣。針灸三次後覺得胸腔已無壓迫或心臟被捏著感,已不再覺得躺著難呼吸。並且在針灸心肺經絡穴並留針時,能感覺到能明顯吸進空氣之開闊感。(百063)

案例28:113.07.01 48歲女,感冒約兩週後諸症已無,但若深呼吸就會開始想咳嗽。針灸有心肺絡穴4,當下感覺輕鬆五成以上,感到很驚奇。但因為是初診未詢問可否拍影片紀錄,續調月經相關困擾(百870)

案例29:113.10.08 50歲女,就診當下因子宮肌瘤,下腹脹感甚。直接腹直肌下端針刺效果不 佳。脈左右尺均浮弦,抓左小腿腸肌針刺後,右下腹脹當下改善五六成,續針右小腿針刺後,改善程度增加為七八成,再把脈左尺脈浮弦消失明顯,右尺脈仍稍浮弦。(針灸解傷治療婦科症狀案例(睿1363)

案例30:「各式內科不適」實例!莫名胸悶心悸,針灸當下輕鬆

案例31:中暑也能針灸?暑氣不適當下緩解

案例32:牙齒矯正也會胸悶憋氣?舌根異常用力當下緩解

案例33:113.10.07 一個過敏性鼻炎很嚴重,就診時鼻音超重的患者,針完肩膀和足弓內側,也沒留針,當下症狀就改善八成。

案例34:113.10.14 46歲女,腸胃悶痛,諸治療無效。針肺經、脾胃經、腹直肌,當下針刺都無改善感覺,後脈診確認,寸脈上浮,針耳迷根、頸上神經節、天翳,當下患者改善五成(在這之前,我和患者說針灸當下就會有感覺,她都一臉懵逼,一直問說針灸效果有這麼快嗎)。推測此患者,腸胃症狀背後傷處在迷走神經耳、頸調節位。

案例35: 113.10.15 41歲女,就診當下右甲狀腺結節腫大感加重,自述夜間夜間睡覺會覺得壓迫到氣管、食道,喘不過氣。上半身左旋時觸摸硬塊脹感較緩。每半年會去抽一次甲狀腺積水,抽完之後咽喉都會有病理性的黏液感很長一段時間。手腳針完後,當下黏液感消失,並自述當下講話完全沒有壓迫感。(睿2889)






解傷止痛門診:從疼痛出發的解傷調理

 
作者:吳文誠


解傷止痛門診特色

因為疼痛或是任何筋骨酸麻脹痛相關主訴而就診的患者,都會在診間幫忙施針🪡後,再請患者活動一下原本痛的部位。很常出現的情況是,患者當下就能感覺到疼痛顯著好轉。

我們會從這樣當下有感的治療結果出發,再慢慢去探詢患者症狀背後潛藏的傷、病因。以下大量整理臨床治療案例與病例,希望能讓患者們在看診時更有「感覺」。


有影案例:



右五十肩與右足底筋膜炎當下症狀消失





醫師口述案例

案例1

病人:35歲男

主訴1:右肩膀瀰漫性緊繃痠脹約一週,無特異動作會加重, 以為因抱小孩而五十肩。
主訴2:右腳底板後1/2至後腳跟處痛,以為足底筋膜炎。

治療1:請患者咬牙,右肩不適稍改善,在右顳顎關節與右耳後膽經穴道進針後右肩不適感消失
治療2:右足踩地痛仍,在右天樞與疤痕附近進針後,右足踩地痛點剩後腳跟一點。
治療3:後找尋很久,在左顳顎關節與耳後進針,並拔除腹部進針後,走路痛完全消失。

衛教應注意膽經、腸胃相關健康病況。(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