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解傷療程:從解傷的角度看人體

 
作者:吳文誠

   (偶然忙碌的診所候診人潮)


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看診叫做解傷療程呢?



我們如果以減重來舉例。有些體重有困擾的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和以前飲食習慣都差不多,但三年前吃便當會瘦,但最近這半年同樣吃便當體重卻上升了三四公斤;或是同樣面對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以前還有體力下班可以出門運動跑跑步,到晚上十點都還精神不錯,現在卻晚上八點就精神萎靡;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說自己以前皮膚不會長濕疹,怎麼自從換了某一份工作之後身體濕疹就發不停...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代謝壓力都一直會存在的。而當超過身體自我調節空間的代謝壓力存在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就會受傷、耗損,而出現一些顯眼的症狀。所以這些惱人的症狀(減重減不下來、工作容易累而無法應付所需..),其實只是身體受傷狀態的真實反應。而在解傷療程特別重視的就是,要試著去看見症狀背後的傷。透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針灸一些重要治療點,去釋放這些傷,並用藥物的調理,來幫助身體有更多調解的空間,恢復理想的功能性。這是解傷療程存在的意義。


解傷療程特色


✅ 直指病因,處理身體的代謝壓力、經絡舊傷

✅ 當下有感,治療有效程度當下可以部分證實

✅ 針內整合,不只解症狀背後的傷,更促進經絡修復


Q:傷是怎麼形成的?

人體一但遭遇超過調節能力的代謝壓力,無論是外在感染(外感六淫),或是內在調節失衡(內傷七情),就一定會出現症狀,並在身體產生對應在實質的傷。


Q:有潛藏的傷會怎樣?為何一定要解傷?

簡而言之,傷的存在就是會弱化我們使用身體的能力,沒辦法再調動足夠的能量去達成目標/針對環境調節,也會讓其他健康的器官負擔加重,造成傷的迴圈:已經受過傷的地方,更容易再次受傷,容錯率變得很低。

Q:為何解傷療程不管是透過經絡的角度,還是肌肉的角度針灸,都要分次做?


A:因為病是在日常無形慢慢累積出來的,治療也應該慢慢的變好。一次針太多針調動太多氣血,對身體的擾動太大,會容易暈針,或引起不適。內科服藥也有類似的概念,被稱作「瞑眩反應」。


Q:為什麼不同主訴都會需要利用經絡/干擾場/潛在傷處的概念解傷?


A:因為症狀只是身體回應代謝壓力的一種方式,治療目的仍然是要處理症狀背後身體真正受傷的地方。當我們沒有處裡到症狀的根源,當然就容易出現治療效果不佳、症狀反覆的困擾。



Q:為什麼看診疼痛或症狀當下改善後,還需要喝水藥/粉藥?


尤其是傷口有發炎腫、疼痛的時候,大家對於要喝藥消腫比較多理解,但其實就算是外觀沒有種的傷,只要有酸麻脹痛,一定都伴隨著肌肉的微小發炎,雖然針灸把傷治好了,但還是要把發炎小肌肉吃藥消炎根除才不會再復發。

至於要吃幾帖呢?基本上就是吃到你不會發炎為止。另外一個更重大的差別是,西藥消炎藥不好能長期吃,會增加肝腎負擔,但中藥完全沒有類似困擾。基本上吃保養,或吃的時間比較長,都不會有影響哦。


Q:為什麼痛/症狀當下改善後,還一定要回來再回來針灸一個療程?


患者一定要能理解,不是只有痛或是症狀出現的的地方要處理。一旦有痛、症狀的出現,說明潛藏的病灶、代償已經累積很久了,整個代償鏈條都已經無法調節了。如果沒有趁機把潛在的傷和代謝壓力治療好,這些潛在的傷和慢性虛損會在未來變成各種複雜的內傷科困擾,如甲狀腺問題、自律神經失調等難纏的疾患,不可不慎。

這些看似內科疾病的症狀,其實會和藏在經絡、肌肉裡的傷交錯加重。最常見的例子是反覆胃炎的病人,在上腹部與腹直肌處常會有影響癒合的肌肉筋結。如果沒有針開,就算吃很有用的中藥消炎也無法完整治療,而容易復發。

對於每天都會用針灸來治療心悸、咳嗽、頭痛、胃食道逆流症狀 ,或是用頭皮針養卵的我們,用針灸治療內科疾病是根源在骨子裡的體悟。


Q:醫師一般都怎麼找到傷潛藏在哪裡?/ 針灸、藥物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針灸處理病位(釋放傷的張力)
做法1:把脈直指張力異常點

做法2:重要干擾場、經絡、全息處都處理,訴求調節空間提升

藥物處理病性(增加調解空間)
肩頸(膀胱經)的濕氣、自律神經(肝經)的虛火、 腸胃(胃經)的寒氣…etc


關於人症狀背後的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您還可以閱讀: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從內科出發的解傷調理

 
作者:吳文誠



更新中..


案例22:針灸治療慢性攝護腺炎案例

案例23:多囊週期規律、減重成功案例
 

解傷止痛門診:從疼痛出發的解傷調理

 
作者:吳文誠


解傷止痛門診特色

因為疼痛或是任何筋骨酸麻脹痛相關主訴而就診的患者,都會在診間幫忙施針🪡後,再請患者活動一下原本痛的部位。很常出現的情況是,患者當下就能感覺到疼痛顯著好轉。

我們會從這樣當下有感的治療結果出發,再慢慢去探詢患者症狀背後潛藏的傷、病因。以下大量整理臨床治療案例與病例,希望能讓患者們在看診時更有「感覺」。


有影案例:



右五十肩與右足底筋膜炎當下症狀消失


案例1

病人:35歲男

主訴1:右肩膀瀰漫性緊繃痠脹約一週,無特異動作會加重, 以為因抱小孩而五十肩。
主訴2:右腳底板後1/2至後腳跟處痛,以為足底筋膜炎。

治療1:請患者咬牙,右肩不適稍改善,在右顳顎關節與右耳後膽經穴道進針後右肩不適感消失
治療2:右足踩地痛仍,在右天樞與疤痕附近進針後,右足踩地痛點剩後腳跟一點。
治療3:後找尋很久,在左顳顎關節與耳後進針,並拔除腹部進針後,走路痛完全消失。

衛教應注意膽經、腸胃相關健康病況。(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