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對於中醫療效的合理期待

 
作者:吳文誠

前陣子有病友在正統中醫2.0發文分享自己的就診經驗,說自己因為腎病與糖尿病的共病史,最困擾的主訴看中醫吃了快兩個月的中藥卻沒有感覺到明顯改善,覺得灰心地在想是不是該換一個醫生了 

---

之前在和朋友聊到一些關於中醫的就醫經驗時,也常常聽到一個類似的就醫經驗是:因為鼻過敏之類的主訴去調身體,醫生和他說是脾胃不好的問題,然後治療時程一調就是三個月半年,病情也是反反覆覆,他自己吃了是沒什麼麼感覺,但醫生說這個要慢慢調所以繼續吃。後來實在太沒感覺,就沒再去了。

於是我就常常在想,對一個病患來說,到底該怎麼選到一個好醫生?病情反反覆覆,如何判斷是這個醫生的功力不行,還是病真的本來就嚴重,眼前這個醫生已經做得很好了?

這個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醫生需要反覆自問自己的問題:如何在治療過程中,確保自己的診療計畫是有一定信效度的?尤其是在那些調養週期本來就會比較長的週期的疾病(Ex:調月經)

我目前給自己的答案是這樣:

  1. 如果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就要找更細節的觀測指標。以失眠為例,直觀的觀測指標就是患者在服藥的期間有沒有更快入睡、醒來有沒有感覺可以真的休息到、中間會不會很容易醒、安眠藥有沒有減量,如果單一方向的用藥吃了一兩週都沒有任何改善跡象,很大機率就會換方;就算是補養類的藥物需要花比較久的時間,也應該要有感覺到改善的趨勢。                     
  2. 如果是調養週期較長的月經類疾患,會希望患者可以量基礎體溫,或是把每次的舌脈、體感變化都記錄下來,去對應每次用藥身體的反饋是否和事前預期一致;主觀吃了感覺身體變得更好更輕盈,這也是很好的指標之一。 
  3. 而如果每次醫師都有細心根據回饋重新調整用藥方向,或是有明確說明原本治則開立的中藥多久後患者會感覺到效果,我倒覺得患者就可以放心多給醫師一點時間。有時候的確中藥的開立是會像對話一樣,反覆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處方。有時候太頻繁的換醫師,反而像是每個人都要從零開始經歷這個過程。

不敢說原先醫師說病人的鼻過敏是出自於脾胃不好,或是要他調養半年這件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我一直在想的是,也許在這個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還是一些方式,可以嘗試去讓患者也更真實的看到或感覺到,自己是走在治療正確的路上的。每次的治療策略、預期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和病人分享的。至少我自己啦,是想要當這樣一個坦誠的醫師。

事實上,其實也不只是患者對於中醫醫療會有不合理的期待。 

剛出道有時候會對一直要病患回診很不好意思,總覺得要「一劑知,二劑已」,畢竟在學校很多中醫老師、或是那種愛好者很喜歡追求的那個絕對正確。後來覺得這個概念真的是遺毒,本來疾病就是會有自然的病程,一個症狀一個症狀慢慢調整到收尾本來就需要時間,2-3個月十餘次回診的治療時程並不過分。連一旁徵博引學貫中西的醫師,用水藥調理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療效堆疊才能累積到理想狀態了,又怎麼能盲目奢求每次都「一包好」?


:想和大家分享最近很喜歡的蘇三稜醫師治療鼻咽癌副作用化放療課程。在課程分享的病案追蹤裡,吃中藥對化放療皮膚粘膜損傷的治療作用都有明確療效與回饋,一路慢慢改善到收尾。關於收尾後的病後調養,該不該續服中藥降低復發機率,評估指標在哪,都講得很清楚,沒有模糊和質疑的空間。有為者亦若是!


門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