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轉骨實例

 
作者:吳文誠 




2025新年演講:文誠醫師的解傷宇宙


作者:吳文誠 

進入中醫系以來,一直感受到中醫有個特性,從脈的資訊、對應工具到治療劃定的範圍、預期療效,都很依賴醫師的個人經驗與感知。同一個病人走進不同醫師診間,得到的診斷和治療可能南轅北轍,有超級大的個體差異性。也因此,直說每個中醫師都是一個小宇宙也不為過。 也許這部影片能幫助您更了解我的宇宙一點哦!




【影片大綱】

- 00:00 中醫到底能幹嘛?簡介能針灸當下有感、當下改善的適用範圍、疑難雜症舉例(漸凍症、纖維肌痛症、肺癌帶狀皰疹肋骨神經痛)
- 03:15 症狀之所以會反覆出現的原因
- 08:07 人為什麼會受傷?
- 11:03 肌筋膜張力:患者實例
- 13:29 肩頸酸痛推拿有用嗎?
- 15:15 我的痛是因為姿勢不良嗎?
- 17:34 神經穩定性與治療實例
- 21:35 氣血的重要性(深刻治療案例)
- 28:52 當下有感之後,症狀多久會完全好?
- 32:07 最理想的治療病程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漸凍人針灸手可上舉,吳文誠中醫師治難症


作者:吳文誠


第一次針灸治療:就診當下主訴右手舉不起來、無法順暢穿脫衣服。

針灸後在診間右手就可以摸到頭皮,也可以穿脫衣服了。







醫囑特別叮嚀之後要錄影,關注一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功能性動作,如使用筷子時無法精確抓握,錄影前後比較,來做治療改善的參考。

診斷依據:





這種神經性疾患是我以前在唸書的時候,只有老師級人物才可以觸碰的疾病。我想從這篇貼文分享開始,患者也可以感受到,年輕醫師也是有能力,可以治療疑難雜症,幫助難治病患者恢復生活品質的。



也特別感謝家屬熱情見證。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吳氏解傷針灸療程 閒聊答疑

 
作者:吳文誠

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看診叫做解傷療程呢?


我們如果以減重來舉例。有些體重有困擾的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和以前飲食習慣都差不多,但三年前吃便當會瘦,但最近這半年同樣吃便當體重卻上升了三四公斤;或是同樣面對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以前還有體力下班可以出門運動跑跑步,到晚上十點都還精神不錯,現在卻晚上八點就精神萎靡;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說自己以前皮膚不會長濕疹,怎麼自從換了某一份工作之後身體濕疹就發不停...

其實這些症狀的出現,並不是空穴來風,而僅僅是我們身體已經受傷一段時間、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體現。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代謝壓力都一直會存在的

而當超過身體自我調節空間的代謝壓力存在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就會受傷、耗損,而出現一些顯眼的症狀。

所以這些惱人的症狀(減重減不下來、工作容易累而無法應付所需..),其實只是身體受傷狀態的真實反應。而在解傷療程特別重視的就是,要試著去看見症狀背後的傷是透過什麼樣的路徑累積起來的。透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針灸一些重要治療點,去釋放這些傷,並用藥物的調理,來幫助身體有更多調解的空間,恢復理想的功能性。這是解傷療程存在的意義。


為什麼即便是內科症狀,想調理身體,醫師也都會建議搭配針灸處理?


解傷調理理的核心特色是「當下有感」,尤其是針對一些走進診間當下有症狀的患者,針灸是調動氣血能量最快的方式。同時透過肌力診斷測試或不同如陽性點的觸診方式,也可以找到當下一些身體最關鍵的阻滯點,讓藥物更能進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