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規則,身心症狀總好不了?從解傷的角度出發,看見不同層次的治療


作者:吳文誠

為什麼會特別強調,解傷療程是一個不同層次的治療,因為除非我們看見,自己其實都在不同層次,被看不見的傷影響著,否則我們治療永遠都只會在原地打轉。

而很多潛在受的傷,會影響我們行為模式、如何回應環境的,甚至不是實體的傷。

我要你回憶看看人生第一次被拒絕,孤立無緣,不被接納,不被愛的感受。

或是長期在一個慢性壓力,總感覺你必須完成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但其實看不到希望,窒息的感受。(最通俗的應該是現在想買房的年輕人..包含我)

有些時候這些情緒只是片刻的東西,可以很順暢的流過去,不會對我們未來的行為模式造成影響。

但有些時候,這些情緒體驗選擇性的被我們的邊緣系統捕捉,送往了內側顳葉海腦迴、意識的深處,或成為特定肌肉的本體覺,徹底的改變了我們身體/大腦如何詮釋信號、體驗的方式。

我們能意識到,思考的,只是神經系統詮釋出來的結果。突觸間訊號的傳遞如何選擇,是一件很生理性的事情。

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神奇的機器,儘管已經受到特定的創傷,但我們的身體會以它預設的路徑消化代謝掉這些傷害。所以表面上,我們仍然能正常的生活、工作、戀愛。

但我們生活、工作、戀愛,處理任何事情的模式,就是已經被這些傷限制的模式。

被傷限制的模式

被傷限制的模式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沒辦法再以更有彈性的方式去回應環境。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某些特定情境反覆出現時,第一個回應直覺總是想逃、焦慮、生氣沮喪、自我責備,嚴重一點就是會胸悶心悸、無法集中注意力、難以入睡、腸胃絞痛、月經遲到等生理性的症狀出現。

偶爾想逃不是問題,偶爾覺得胸悶心悸也不是問題,但如果總是陷入某一個固著的回應模式,而沒能找到前端,影響我們身體如何回應,實質被儲存起來的傷,那我們永遠都只能追著症狀跑,很難真的徹底的變好。

為什麼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那麼難好?因為這些身心相關的疾病,都和我們身體選擇如何回應環境有關。而會影響這個結果的不僅僅是情緒體驗,特定營養素的缺乏、經絡功能、筋膜張力,也都會影響我們適應的彈性。如何盡最大可能維持一個有彈性的狀態,是一個一輩子的功課。

也因此,解傷療程要嘗試做的,就是從不同層次,去接近這些身心共病的疾患,給予患者最大的支持。

解傷療程的層次

包含:

脈診Dry needling技術:找到潛藏在特定肌肉如二腹肌、肱二頭肌、股四頭肌裡未解的舊傷,恢復經絡與筋膜功能性。

頭皮針:對應特定腦區的刺激方式,讓釋放記憶的創傷成為可能。

耳針:對耳朵特定區域的刺激可以改變神經 / 內分泌系統的濃度。

水藥修復:在針灸當下有感,破壞傷的結構,釋放一些症狀後,在治療黃金期送符合體質偏性的修復物質進去,達到完整的治療。

這是解傷療程背後更深的一層意義,不只是治療,而是希望能變成更好的人。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事。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醫師學經歷、進修紀錄

 
作者:吳文誠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桃園醫院見習醫師

北市聯和平醫院實習醫師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頸腰椎超微針刀減壓


作者:吳文誠

什麼是「超微針刀療法」?


小針刀是將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針」,和現代醫學的手術「刀」, 結合為一體的新醫療工具。融合二者的特色和原理,用類似針灸的不銹鋼針,再把針尖改為0.8mm的刀刃,插入穴道內或骨骼肌肉間,剝開軟組織黏連病變和鬆解肌肉,一次只要一針,歷時約20秒即可完成。 對於一般常見的腱鞘炎、神經痛,如媽媽手、板機指、網球肘、五十肩等或療效不彰之頑固性疼痛、久年痠痛皆有特殊療效。

小針刀與其他療法優勢


類似相關嚴重酸麻脹痛症狀,西醫科別之收費。

復健科PRP自體血小板:兩針三萬,不保證效果

椎間盤退化:一節二十萬,不保證效果


各式嚴重酸麻脹痛患者,應在手術前,以針刀療程做為事前保守治療之最後一步。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解傷療程實例:從任脈舊傷看腸胃嘔氣、反胃的治療

作者:吳文誠




今天下午一個病人的治療案例很有趣,案例是29歲的年輕女性。減重同時主訴飯後會有明顯的嘔氣感。前幾次搭配腹部乾針治療主要以針對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為主,每次治療都能引起明顯的Local twitch Response與痠脹感(但同一條肌肉的治療也不是一次就能把全部的舊傷內傷taut band都針掉,所以前幾次都是在反覆治療相同肌肉)。反而是針刺和嘔氣症狀最相關的任脈關鍵穴位鳩尾、巨闕、上脘、中脘時沒什麼特別的得氣反應。

患者主訴前幾次回去只要有搭配針灸,嘔氣與進食後脹感的發作頻率和強度都會顯著減緩。原本嚴重時,吃飽飯後的悶脹與噁氣感會整天都不舒服,持續到睡前,近幾週症狀大概都能控制在只有飯後半小時會不舒服。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生活雜談:形象照拍攝

 
作者:吳文誠

為了迎接屆下來工作的變動和媒體的邀稿,已經工作快滿三年的我現在才第一次拍比較正式的形象照。一方面想起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方面卻也清楚的感覺到,比起一兩年前的我,現在的我因為成功治療經驗的累積,拍起來更有沈穩的氣質,這是剛畢業的我所沒有的感覺。也因此這四張形象照我個人都非常喜歡!不知道對親愛的患者來說,你們比較喜歡哪一張呢?

也期許自己能在專業的道路上更精進,能夠持續地幫身邊朋友和喜歡的人看病!